公众号

龙湖区

2013-11-22

 

基本概况

龙湖区地处汕头市的中心城区,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著名的侨乡。区域面积103.13平方公里,辖金霞、珠池、新津、龙祥、鸥汀5个街道和外砂、新溪2个镇,全区户籍人口约40.4万人,流动人口约20万人。


龙湖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置业,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12亿元,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3亿元,增长11.1%;财政总收入51.64亿元,增长7.5%

近年来,龙湖区先后获得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国首批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区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十一五”期间殡葬管理先进单位、“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外资、民营、国有经济全面发展

龙湖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建区以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15亿美元。外资主要来源于香港、澳门、台湾、日本、泰国、新加坡、美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国汉高、美国沃尔玛等12家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在本区投资兴业。全区兴办“三资”企业800多家,先后有6家外资企业入选“全国500家最大规模外商投资企业”,三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近六成。对外贸易比较活跃,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汕头市第一位。龙湖区已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主要出口商品涉及20大类1000多个品种。


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区直企业改革积极推进。龙湖区采取扶持措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许多民营企业在这里落户扎根,民营经济在全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南洋电缆、潮宏基、凯撒、众业达、超声、万泽等6家上市企业,占全市上市企业近三分之一,还有20多家后备资源正积极筹备上市。矢崎、凯撒、汉高、众业达、龙鹏、苏宁、拉芳、创美药业等一批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龙湖,形成特色鲜明的总部聚集区。区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在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中焕发新的活力。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65亿元,增长4.8%。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商品基地,培育扶持绍河珍珠、雅园生物等11家农业龙头企业。新溪狮头鹅、万石金鱼、五香溪家禽、李厝蔬菜等农产品远近闻名。

  

工业基础不断增强。建成国家级民营科技产业园区,拥有国家光机电产业基地、输配电特色产业基地两块“国家级招牌”,有5个镇、街道被确定为省、市技术创新试点专业镇(街道),形成机电设备、纺织服装、电子产品、印刷包装、食品加工、化工塑料等6个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产品涉及电子信息产品、机电设备、毛织服装、化工塑料、包装印刷、食品加工等20多个行业。一批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已拥有国家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37个、省名牌产品18个。如“凯撒”服装、“南牌”电缆、“汉高”化工产品、“飘影”洗涤用品、“潮宏基”珠宝、“绍河”珍珠等。

  商贸、旅游业发达。区内已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商业街和商业网点,长平东路商贸一条街、金鸿公路海鲜一条街、珠江路美食一条街等已初具规模;易初莲花、沃尔玛、百盛百货、香港城、北京同仁堂、国泰汽车城、苏宁电器、新城市广场、工业材料交易中心等一批大型零售商相继落户;红星美凯龙家居、百脑汇电脑、苏宁电器、星湖城、龙湖乐园、长平新一城等六大商业综合体正在规划建设中;与中国五矿集团合作建设粤东物流总部新城,设立“汕头市龙湖区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共建粤东现代物流发展示范区”,招商引资完成意向签约包括中国南航汕头公司、苏宁电器、阿里巴巴、中远物流、盛辉物流等31个项目。龙湖区成为汕头市乃至粤东地区繁华的商业中心,汽车销售、大型商场、餐饮业成为三大亮点,大型IT市场逐步形成规模,“皇城大酒楼”、“建业酒家”等一批传统潮菜酒楼享誉海内外,时代广场、锦峰美食城、证果寺、妈屿岛海滨泳场等旅游景点游人如潮。

   

    服务、管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龙湖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区内有广梅汕铁路客(货)运站、汕头海湾大桥、深汕和汕汾高速公路出入口、汕头深水港区等一批重点交通设施,使龙湖区成为汕头乃至粤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辖区已建成万吉、珠津、龙新、龙盛等投资环境配套完善的工业片区,为进一步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

   

    优质高效服务更具优势。龙湖区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把服务放在突出位置,“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是第一天职”成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识。区专门成立民营经济服务办公室和企业投资管理服务中心,为企业投资提供申报手续“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赢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龙湖正在努力建设为营商成本的洼地、商务活动的基地、投资收益的高地。

 

    创建文明区县工作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创建汕头市文明区、广东省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生态良好、风尚文明、社会和谐”的创建内容和标准,以创建文明区为目标,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坚持以创建文明区为总抓手,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为载体,以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广东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广东省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双拥模范区”;2008年区委区政府被中共汕头市委授予全市创建好班子先进单位,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汕头市创建文明区工作先进区”荣誉称号,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汕头市文明区”称号,2011年获“广东省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区”称号。在工作中,我们着力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建工作机制完善,创建目标、责任明确

    根据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文明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创建文明区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区委、区政府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创建文明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和全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工作会议,对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创建工作部署会,多次召开创建工作汇报后、座谈会,交流创建工作经验。区党政一把手做到“三个亲自”,即:亲自参与创建文明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创建文明区的决定及实施方案,并进行动员部署;亲自解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亲自参加精神文明创建相关重大活动。各级领导也做到了“四个加强,四个抓好”,即:加强组织协调,抓好分解任务的落实推进;加强创建力度,抓好各单位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加强沟通配合,抓好创建力量的整合发挥;加强舆论宣传,抓好创建氛围营造渲染。由于各级领导重视,亲抓实干,为创建工作取得成效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领导支持。二是加大创建资金的投入。我区把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纳入各级的财政预算,加大对教育、文化、科技、环境建设和为民办好事实事的经费投入,同时,还发动街道(镇)、村(居)和社会热心人士捐资,两年来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创建有关项目的建设,从而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是加强创建工作的督导。我区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出《创建汕头市文明区的决定》和《实施意见》,制订《龙湖区创建文明区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印发《龙湖区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迎检冲刺工作实施意见》、《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迎检工作方案》。对每一项考核内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牵头单位,落实区五套班子领导挂钩责任制,做到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落实责任,形成党政一把手挂帅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文明委组织协调,牵头单位组织实施;区宣传部、区文明办指导、检查、督促,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齐抓共创文明区的工作格局。各街道(镇)和区直各有关部门也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创建文明街道(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实施方案,扎实抓好创建工作。

    二、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物质基础相对充实

    在创建文明区工作中,我们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创建文明区的第一要务,以发展促创建,以创建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大力发展现代效益农业,2011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4亿元,增长3.8%。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行动计划,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扶持3家企业荣获省著名商标,蔡社糖果成功注册集体商标。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初显成效,服务业增加值首次成为支撑GDP增长的主要因素。二是发展格局趋向合理。按照确定的发展布局,大力推进“一中心二园四区”发展格局的形成。确定构筑“两大园区”、打造“三大中心”、规划“四大新城”、建设“六大商业广场”的空间布局。外贸格局呈现多元化,新兴市场拓展成效显著,进出口总量、合同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居全市首位。三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加快推进22个市级和106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益德环保等十大工业项目如期投产,龙光喜来登酒店等十大服务业项目顺利推进,红星美凯龙、苏宁电器广场、百脑汇电脑广场、星湖城商业广场、长江路北商业广场陆续开工,龙湖乐园商业综合体挂牌上市。粤东物流新城顺利签约,新城展示中心落成开馆,苏宁电器、阿里巴巴、中远物流、中国南航、微软中国和晨、盛辉物流、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汕头市物流行业协会等8家大型物流企业入驻。世界500强企业ABB(中国)有限公司落户万吉工业区,2011年共引进企业185家,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继续推动企业改制上市,东南包装顺利通过辅导验收,龙湖科技、仙乐制药等企业正进行股份制改造。四是经济管理不断规范。开展工业用电大户清理核查,共清理无照经营2301户,补办营业执照1566户。启动统计“四大工程”建设,实行企业网上直报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经济责任、民生资金、国有企业的审计力度。龙湖乐园、汕特物资总等一批国有企业实现改制,妥善安置职工282名,为900名困难企业职工补缴社保费。

    2011年,全区实现GDP223.6亿元,增长14.4%,增速居全市各区县首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4.82亿元,增长54.3%;批零和住宿餐饮额395.85亿元,增长29.8%;外贸进出口总额24.29亿美元,增长15.8%;实际利用外资8333万美元,增长39%;财政总收入46.03亿元,增长19.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6亿元,增长22.2%。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初显成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比重调整为2.4456.4941.07

    、思想道德建设深入,人的文明素质普遍提高

    人的文明素质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区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开展“三抓”:一是抓学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我们及时制订了《龙湖区党委(党组、支部)中心组2011年理论学习的意见》,确定了八大重点学习专题及学习要点印发全区;去年“七一”前夕,我们发出了《关于近期理论学习要点的通知》;去年11月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又及时就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具体意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及时调整理论学习内容,对全区理论学习做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我区成立了建设学习型党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理论学习的领导,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12个,全区上下形成理论学习“组织有规范、载体有创新、机制有保障、学习成效突出”的“三有一突出”工作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全区理论学习活动扎实开展。区委、区政府领导分别主持了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和全区干部理论学习专题报告会,并作中心发言,带头开展专题调研,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各街道、镇党(工)委和区直机关的一把手,亲力亲为抓好理论学习。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宣传文化部门协调组织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导向,发挥先进典型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影响力。我们把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和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作为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导向工程来抓,用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高尚道德情操,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现代文明素质的提升。系统地总结宣传了华建有限公司、金霞街道、龙湖法院、龙湖公安分局、集义福利会、纪婵蕊等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创刊《龙湖文明》报,发掘宣传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了解龙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窗口。与此同时,还大力宣传一批“文明示范窗口单位”、“创新企业”和“创业人物”,深入开展评选“十佳文明龙湖人”和10位“龙湖区道德模范”等活动,每2年评选表彰一批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区倡导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道德风尚,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典型效应。三是抓载体,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出版《社会主义荣辱观六体字帖》,发送全区基层和学校;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开展龙湖区“文明示范路”、“文明示范区域”创建活动及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等活动,加深全区各行各业、居民群众对创文工作内涵的认识,提高积极参与创文工作的自觉性。坚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配合市开展“感动汕头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文明市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联合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参加“香港紫荆杯两地青少年书画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四、以“书香龙湖”为抓手,文化强区建设取得成效

    文化是一个城区的灵魂,我们致力推进文化大区建设。一是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区111个村居,已建成农家书屋或综合文化室73个,总面积约5200平方米总藏书量4.4万册,建成文化广场、文化走廊43个,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在去年底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文化馆及街道、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龙湖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全区7个街道、镇的综合文化站中:新溪镇和金霞街道文化站被评为省特级综合文化站;珠池街道和新津街道文化站被评为省一级综合文化站;龙祥街道文化站被评为省二级综合文化站;鸥汀街道文化站被评为三级文化站。综合文化站达标率为100%。我们还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外砂镇文化站舍修缮工作,完善区图书馆“共享工程”区支中心硬件配套。这些基础设施硬件的配套完善,提升了城区文明水平。二是开展“书香飘万家”全民读书活动。在努力构建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体系硬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我区的“书香龙湖”全民经典文化学习活动获省授予“‘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称号。我们还致力创作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建设项目,先后创作编印出版了《清风正气名句书法集》、《好书美文佳句读后感》、《以史为鉴话清廉》、《身边感动故事集》、《楹联扬清》、《龙湖区精神文明手册》,特别是策划出版《名联颂中华》对联与书法鉴赏丛书和《名言书法大典》等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艺术系列丛书,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巨大的区域文化影响力,不仅弘扬了经典文化,而且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举办中国书画艺术产品交易会等文化会展,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三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目前,我区有教师合唱团、老干部合唱团、校园艺术团、企业艺术团、“海艺潮剧团”、“夕阳潮乐社”、“桐声乐府”、“鸥汀丝竹社”、“韵轩潮乐联谊会”等众多不同体制不同形式的文化团体。结合重大节假日和重大庆典举办主题文艺活动,先后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汕头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龙湖区建立20周年系列活动(十项文化活动),举办4特区摄影作品联展、“龙湖区2011年‘4?23’世界读书日读书征文比赛”、《澄海、濠江、龙湖三区摄影作品联展》、《三十抒怀·龙湖区美术书法摄影展《龙湖区书协第二届会员作品展》、《第十三届龙湖百童水墨画作品展》、《第十七届“龙湖之春”外来工游艺广场》等活动,承办《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图片展》、“蒲公英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汕头赛区)等活动。组织全区400多名少儿参加省“童心童画·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书画展”活动。去年,共免费为涉农村居放映电影384场,丰富农村群众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

    五、城乡建设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我们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为契机,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加强城乡文体、交通、商贸、教育、卫生、绿化等方面的专项规划,使城乡向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支持配合市完成汕揭高速公路、厦深铁路、汕樟北路、金凤路桥延伸等市政设施的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完成31街区排水管网改造和区政府办公大楼周边环境改造,中山东路绿道网示范段建成使用,丹霞小区步道改造和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上蓬围海堤达标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汕头大围达标加固工程龙湖段有序推进,33个涉农社区完成供水直抄到户,外砂、新溪两镇供水主干管网更新改造。27宗“三旧”改造项目加紧实施,陈厝合旧村改造、充耀工业园、珠湖加工区等项目启动建设。二是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开展“黑三轮”、“黑烧烤”整治和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的专项整治。推广碧霞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新增衡山路、嵩山路、黄山路等城市管理示范路。加强农村片区、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区片实现垃圾统一清运。积极推进宜居城乡创建工作,推选3个社区参加省宜居示范社区评选活动。积极开展“爱我汕头,绿化家园”认种认养树木和公共绿地宣传发动工作,加强对辖区内路树、花木草地的管理。完成6公里长的泰山路东侧绿带的绿化工作,共种植1000多棵小叶榕树。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79%,绿地率35.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87平方米,共有106个单位被评为“汕头市园林式单位”或“汕头市绿化先进单位”。继续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将金砂东路、长平路定为“门前三包”示范路,推进 “门前三包”工作的落实,签订沿街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与所在居委的门前三包责任书10250多份,增补铁牌1000多块。大力推进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购置扫路车、保洁车等设备,提高清扫效率。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对全区环卫设施进行布点规划,加快垃圾压缩站建设,对14A和华山路垃圾压缩站进行改造,提升垃圾转运效率。安排专项资金350万元,实施村居生活垃圾免费统一清运。三是公共服务均衡配套。出台《龙湖区名师工程实施办法》,蓬鸥中学(一期)易地重建项目交付使用,林百欣中学教学综合楼、下蓬中学宿舍楼、林百欣科技中专实训大楼、外砂华侨中学改建工程、林百欣附小易地重建、汕洋小学、32街区配套学校等项目顺利推进。珠池医院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外砂卫生院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区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新办公用址得到落实,龙湖医院、下蓬医院、新溪镇卫生院医疗设施不断改善。计划生育创“国优”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完成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达标建设,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六、重视民生民安,居民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社会稳定、社会幸福是人民群众共同心愿,是创建工作的内在要求,我区着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投资1200万元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网络建成使用。精心组织“粤安11”、“平安汕头”、“龙安2号”等专项行动和“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区接报“110”案件比去年下降16.4%,“两抢”案件下降36%,侦破各类案件1223宗,抓获违法犯罪人员2015名,新溪镇摘掉市治安整治重点地区帽子。加强对食品安全等重点行业的监管,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各类事故总量持续下降。二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全面落实政府治污减排工作责任制和节能减排考核责任。组织开展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区属3家造纸企业顺利通过市环保部门的验收和国家环保部的核查。加大水资源特别是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和非法采砂行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保护辖区流域水环境质量。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水质达标率连年保持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空气质量连年保持在Ⅰ级和Ⅱ级之间,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为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连年均达到90%以上,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连年均达到100%。三是进一步扩大普惠型民生。去年,我区多方筹措资金1.72亿元实施的“十大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大力实施普惠型民生项目,在全市率先实行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幼儿学前3年学费补助、扶贫助学和奖学育才,出台老年人十大优待办法,大力实施高龄健康老人节日慰问、居家养老等措施,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活动,对死亡火化基本费全额补助,启动区福利院规划建设,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基本实现从新生儿、幼儿、学生到老年人覆盖全辖区群众的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

    七、以点带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区面上广泛深入开展

    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把城乡文明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以创建文明区为总抓手,以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为主要载体,强化党政机关在创建文明区活动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机关带基层,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群众联动,群众互动的多层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局面,具体做到“三抓”:一抓机关,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围绕“团结和谐、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把创建文明机关与创建好班子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争当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活动,不断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执行力,提高办事效益。在窗口服务行业、执法管理部门单位开展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题活动,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简明具体、易于操作,易于考核的服务规范,并切实付诸实施,使之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通过抓机关的带头模范作用,促进了基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开展。二抓社区,提高文明创建水平。创建文明区,社区是基础。近两年来,我们按照省、市建设“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工作部署,致力于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配套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以加强社区居民教育、完善社区服务,健全社区设施、改善社区环境、维护社区秩序、丰富社区文化和拓展社区共建等作为创建文明社区的切入口,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深入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和“弃不良陋习、树文明新风”、“创文明环境、做文明居民”等主题活动;投资800多万元,建立和完善212个社区服务实体,兴建和修复老龄服务设施163个,建设18个街道、社区“星光老人之家”和一批户外体育活动设施;深入开展“社区文化,家园文化”等活动,建成了13个社区文化活动站,36个户外文化小广场,同时为38个社区阅览室配备了6万多册图书。社区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得到扎实开展,社区内学校、机关的体育场地向辖区居民开放,社区资源共享利用率达到50%。组织社区文艺表演、社区居民书画、摄影作品展、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和灯谜会猜等社区文化活动160多场次,活跃了社区群众文化生活。社区创建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创建效果进一步提高,文明社区(小区)覆盖率达到40%,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其中中泰和绿茵两个社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示范社区”,碧霞社区被市命名为创建文明示范社区。三抓创新,拓展创建活动新领域。区域调整后,我区三元结构特征明显,既有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区,又有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还有处于城区和农村之间的城乡结合部,三个片区农村占了一半,农村面积大幅度增加,111个村(居)中涉及农村(居)达77个,占70%,涉及人口增加至20万人。对此,我们不断拓展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领域,围绕“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等主题,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从统筹城乡创建力量,统筹城乡环境整治,统筹城乡培训资源,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做到“五个加强”:加强对农村干部、农民的培训,培育新农民,分别组织500多名新任“村官”进行培训,对2600多名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20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农民掌握发家致富技能;加强对农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较好培育形成了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谐,勤劳致富,扶贫济困,计划生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风尚;加强农村重点惠民工程实施力度,农村文化基础建设100%达标,一些文化站成为亮点。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进农村活动。农村教育日新月异,基础投入和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全面改善,农村卫生站逐步健全,初级保健得到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加强村容村貌建设,为实现农村 “道路硬底化,管理规范化,环境优美化”三化目标,我们从规划配套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扶植,抓好改水、改路、改厕、绿化等工作,较好改变过去农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和居住“脏、乱、差”状况;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力度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涌现了外砂镇南新村、新溪镇西南村等一批文明村,努力缩短城乡的差距。

 

汕头市文明区(县)测评表

               测评区(县):龙湖区                                    测评总分:964

项目

主办单位:汕头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

粤ICP备09011893号-2 举报电话:0754-88437448 邮箱:stswmb@126.com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