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潮南区“两手抓”扎实创建“汕头市文明区”

2016-05-15

    潮南区位于我市西南部,东临南海,西接普宁,南邻惠来,北与潮阳区接壤,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11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近年来,潮南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创建“汕头市文明区”作为建设美丽幸福潮南、增强区域竞争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增进民生福祉的总抓手,紧紧围绕“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尚文明、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一手抓精神文明创建,一手抓经济发展,全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近日,市文明办联合市文明委相关成员单位对申报“汕头市文明区”的潮南区进行检查测评。测评组成员深入社区、农村以及窗口服务单位实地察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创建文明区的工作情况汇报。
    打造道德建设的“潮南品牌”
    近年来,潮南区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极具本土特色的“潮南道德大讲堂”,打造道德建设的“潮南样板”。活动覆盖了乡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各领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及好评,获评“全省道德建设先进品牌”,省文明办专门推介这一经验做法。该区2014年发起的“心系儿童·牵手圆梦”活动,两年发动“爱心父母”结对324名困境儿童,通过助困、助教等活动发放专项援助金114万多元,社会反响极佳,不久前被评为“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曾获评“书香岭南”全民读书活动优秀项目并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案例100例的潮南区农民读书活动,从2014年起转型为“文明潮南”全民读书节,深度和广度得到有效拓展。
    潮南区各镇(街道)、各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效果突出的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公民道德规范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该区涌现出了东华村、华瑶社区等全国文明村、全省生态文明村以及徐晓梅、范焕成、吕英杰等一大批先进道德典型,大寮嵌瓷、西岐英歌舞、华瑶青少年潮乐等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屡获殊荣,全区精神面貌和文明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经济发展助推文明形象提升
    潮南区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好转,通过设立区便民服务中心、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完善城乡功能配套,有力地推动潮南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文明形象提升。2015年,全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47亿元,增长8.86%;预计完成GDP311.34亿元,增长9.8%。
    目前,潮南区已形成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文教用品、丝花制品、电子电器、保健食品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囊括了全国内衣家居服产区中产业规模、产业配套、全国销量、知名品牌、制标数量等五项第一,先后获得“中国内衣家居服装名城”和“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产业集群”称号,近期又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创建“全国服装(内衣家居服)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区注册商标累计达2.62万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件、广东省著名商标43件、广东省名牌产品17件,成为粤东屈指可数的品牌大区。
    铁腕治理改善城乡环境卫生
    为有效整治环境卫生、改善城乡面貌,潮南区近年来做足功夫,在全市率先推行“河长制”,开展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和河涌整治专项行动,确立“断源、截流、治污、疏浚”的思路,落实全区894条共1050公里长的大小河涌沟渠堵口查污、截污导流、生态修复等工作,现已初见成效。该区铁腕治理污染源,在全市乃至潮汕地区率先推进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的规划建设,关停取缔一批污染企业。
    通过扎实推进市容“八乱”专项整治、开展“绿满家园、美丽潮南”全民行动和“千村整治”、“百河千沟万渠整治”等行动,潮南区的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全区获评“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7个、“广东省宜居社区”8个、“汕头市宜居村(社区)”13个,“广东省文明村”4个;成田、陇田两镇5个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村(社区)近期成功申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获得省财政1亿元的补助。
    本报记者 陈若萱
发表日期:2016年1月19日 来源: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