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文明城市 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昨在广州召开,陈良贤代表市委在会上作发
2017-07-24
|
||
汕头日报广州电 (记者魏盼生)7月22日上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珠岛宾馆召开,隆重表彰第六届广东省道德模范,佛山、汕头等6个单位介绍了文明创建经验。市委书记陈良贤代表汕头市委在会上作发言。陈良贤表示,“创文强管”创出了精气神、创出了好环境、创出了生产力,是党中央和省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结果,得民心、顺民意。我市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全力把汕头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 陈良贤在发言中指出,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根据胡春华书记把“创文强管”作为汕头改进作风、推动发展重要抓手的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汕头全面振兴发展的“关键一招”,开展声势浩大的提升城市环境、交通秩序等“九大提升行动”,持续发力推进“创文强管” 。一是拆建并举,持续严管,焕发城乡新面貌。二是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打造营商新环境。三是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弘扬文明新风尚。四是加强督导,建章立制,探索管理新模式。通过“创文强管”,实现了信心回归、潮商回归、形象回归、特区精神和效率回归。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招商局、华润、中交、比亚迪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投资汕头,一批过百亿、超千亿元的产业项目先后落地。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进中向优的良好态势。 陈良贤表示,一年多来的“创文强管”,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汕头人民是向往文明、热爱家乡的,汕头的干部是想干事、能干事、可以干成事的。“创文强管”拆掉的是违建,筑起的是民心,必须坚持“一正压百邪,一公解万难”,在创文中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优化服务,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汕头全面振兴发展。创文永远在路上,汕头将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全面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在思想上聚焦,行动上对标,一鼓作气夺取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镇松,市文明办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汕头市金平区四脚光华修配厂厂长曾雄获得第六届广东省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提名奖,并上台接受颁奖。 新闻链接: 创文惠民 增强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去年5月以来,我市以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大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创文惠民,铁腕整治环境综合秩序,共组织人力554.5万人次、志愿者96.3万人次,拆除违章建筑物49.8万处,清理乱摆乱卖行为92.5万宗,纠正、查处交通违章行为82万宗,查处酒驾、醉驾2012宗。坚持边拆边建,新建改建市场141个、公园(广场)382个,拓通改造道路715公里,新铺设步道336公里。坚持修旧如旧,完成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和西堤路骑楼保育活化,启动27条街道约5公里长的小公园开埠区“三环三线”修复改造,打造海内外潮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市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文强管”的全过程,用“红头船”精神和擦亮特区牌子的愿景,激发全市人民和海内外潮人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市组织85个市直和驻汕单位挂钩帮扶39个街道(镇),市领导每周两次带队督查。全面推广“河长制”“楼长制”“街长制”“场长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网格化管理格局。 下来,我市还将升级改造主城区577条破损路,启动建设牛田洋快速通道。坚持示范带动,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大行动,全面推进农村“三清三拆”整治和“九个一”建设。从今年4月份起连续3年每年选择100个示范村,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村,到2019年完成全市1086个村(社区)环境整治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