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汕头“创森”,势在必行

2019-09-23

汕头“创森”,势在必行

  □ 郑道序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汕头“创森”,既符合时代潮流和城市定位,又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是大势所趋。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要求,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200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2013年,汕头市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获复函同意,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于今年申请考核验收。汕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势不可挡,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全局的位置,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汕头市于2013年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申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增加所形成的温室效应,在城市中表现更为突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最大利用太阳能的载体,通过森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对缓解温室效应,改善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而,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具有的作用无可替代,其重要性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对其进行保护与建设成为人们的努力方向。因此,汕头市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落实到一系列的建设中去,正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与追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汕头发展定位的必然要求

  加快汕头特区的发展,以之带动区域经济腾飞,是海内外潮人的期盼。在整个粤东西北的发展布局中,广东省对汕头市寄予了厚望,将其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广东时,两次提到汕头,的确令人激动振奋。因此,汕头如何发展,不单要考量汕头自身的定位,还要考虑到它在全省中定位的辐射与示范作用。

  历史的道路并非笔直,但车轮总是向前滚动。社会的不断变化,使得地方的发展定位也随之相应地不断调整。从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主到如今注重和美发展,汕头的建设方向及内容有了极大的变化。当前汕头的发展,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发展了,而是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要努力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朝着符合新时代科学发展潮流的方向前行。因此,我市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保护和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是把汕头建设为美丽海滨侨乡这一目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率先在粤东西北地区中凸显生态经济的重要性,为区域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榜样,是对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汕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坚持实事求是路线,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的正确结论。围绕新方位解决新矛盾开展工作,成为全国各地的努力所在。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在当前的社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物质生活的确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更重要的还有天蓝水绿山青景美的环境。汕头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它处于北回归线上,是我国唯一拥有内海的城市,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生活悠闲而精致,以工夫茶、潮菜闻名于世,是公认的最适宜于居住的地方之一。因此,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推进在我国城乡一体化中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条重要途径,汕头市以之为目标进行建设,是回应广大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一项举措,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汕头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既符合时代潮流和城市定位,又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是大势所趋,也必将得到全社会的普遍支持。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汕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底,汕头市域森林覆盖率35.25%,城区绿化覆盖率43.73%,城区人均公园绿地15.01平方米,道路绿化率81.16%,水岸绿化率85.21%。汕头距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近了,而“创森”的成果也越来越多地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作者单位: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