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精神文明报9月4日头版报道:创文这几年,老百姓眼里读到了幸福 | 广东汕头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2020-09-07

汕头,位于粤东地区,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也是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


自2012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汕头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让老百姓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获得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2018年,汕头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2019年,先后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拆围透绿 — — 公园的“围墙”消失


微信图片_20200908171413.jpg


曾经是荒滩水塘,如今却是繁华的CBD,时代广场的“蜕变”是汕头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时代广场位于汕头市城区中山东路、长平路、金环南路、华山南路四路交汇处。是一个绿化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绿地广场,这里林木纵横,绿草如茵,种有80多种树木和花卉,素有“城市客厅”的美誉。


最近几个月,市民张伯惊喜地发现,时代广场南侧两米多高的灌木隔离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从公园里透出来的绿色,通透的视野让人观景更方便了。“我们感受到了汕头这座城市的变化,欣赏到了更多的生态之美。”张伯开心地说。



据汕头市广场绿地管理处工程师陈燊介绍,时代广场南侧外围的隔离带拆除后,铺上了草皮,改造成绿油油的草坪。同时,对部分腾出来的场地也进行了地形塑造,种植了三角梅、凤仙花、牵牛花等,形成疏林草地的景观。记者在时代广场南侧看到,由石砖组成的三段1.5米宽的绿地小径,直通广场,市民从街道上能很方便地进出广场。行走在小径上,一边是道路上的车水马龙,一边是广场的绿意盎然。


在石炮台公园,公园西南侧成片的围墙被拆除后,路面凹槽铺上了鹅卵石。进出公园的绿地上,3条步道全天候向市民开放。还绿于民,让园内的绿色不再与市民隔墙而望。经过对部分绿化树的修剪和移除,公园景色与街景有机相融。放眼望去,面貌一新的石炮台公园通透明亮。


在海滨路,通过对道路两侧人行道、公园绿地、海滨长廊等空间的优化改造,增加了慢行系统及慢跑道,提高了通行能力,宽阔平整的步道让市民有了更好的步行体验。市民林女士晚饭后沿着步道散步。“目光所至绿树成荫,站在滨海长廊面海而视,看日落、观港口,特别惬意。城市景观的升级改造大大提升了环境品质。”


一片片围栏陆续拆除,一片片绿色扑面而来。如今,汕头市林地面积6.48万公顷,市域森林覆盖率35.5%、城区绿化覆盖率43.2%、城区人均公园绿地15.19平方米。汕头市见缝插绿,先后推出了“十大公园”“十大道路改造建设”“十个水体修复整治”“十个历史文物保育修复”等工程,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空间。


小公园亭景区潮汕特产店老板李秀玲发自内心的感慨:“创文以来,市民素质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家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网约车司机陈师傅的切身感觉也是越来越好:“每天开车穿梭于这座城市,仿佛置身在小森林中,心情舒畅。”


小菜场大民生 — — 城中村有了“豪华”菜场



农贸市场是城市文明程度最为直观的窗口,也是各地区评优评先的评判标准之一。汕头市龙湖区龙祥街道周厝塭社区位于汕头市东北部,地处城乡接合部,由12个自然村组成,村落比较分散,是典型的纯农社区。


几乎每天,家住陈厝葛村的纪淑銮都会来到周厝塭综合市场买菜。在纪淑銮的记忆里,这里几年前还是一个设施简陋、功能落后、划区混乱、污水横流的农贸市场。“那时到市场买菜,都得捂着鼻子走。环境影响生意,因为客少,每天上午10点,市场的商户基本都关门了。”说到曾经的菜市场,正在买菜的纪淑銮皱了皱眉头。


走进现在的周厝塭综合市场,蓝色标志对应海鲜摊位,绿色代表果蔬摊位,橙色则是肉类摊位……每一类货物都被清晰划分好,方便市民快速找到对应摊位,选购菜品。


经过升级改造,这座始建于1999年的老市场,涅槃重生。首层被改造为综合市场,并规划了CBD办公区、美食城、数码影院、超市、儿童娱乐场所等商业场所。2019年10月,新的周厝塭综合市场正式启用。


阿好卤味的老板陈为好今年58岁,在周厝塭综合市场卖卤味有20多年,是当地有名的老字号卤味店。令陈为好感受最深的是,自从综合市场升级改造后,环境变好了,生意也更好了。


在汕头,全市大部分市场都像周厝塭综合市场这样,存在设施老化,市场内部脏、乱、差等问题。2016年5月,汕头市委、市政府启动创文强管工作的同时,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全面推动农贸市场建设。


在金平区龙北市场,150平方米的流动摊贩安置区,可提供近40个摊位,免费让失业、残疾人和困难户等小贩入市场经营,有效解决流动摊贩腾退问题。


在中山东副食品综合市场,流动摊贩林雪云一家做蔬菜生意二十多年,有了专为流动摊贩设立的疏导区,只需要每天交几元钱的水电费和垃圾清运费。“一个月算下来一百多,省下了很大一笔,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她说。


近年来,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推动下,马路上闹哄哄的“马路市场”不见了,城中村原本脏乱差的市场变美变干净了,市民买菜就像逛超市一样舒心。全市通过设立流动摊贩安置区、盘活国有企业闲置厂房或场地的形式拆违、整治、提升,农贸市场形象焕然一新,为市民营造了整洁、有序、安全的消费购物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 — — 惠民生,暖民心


老旧住宅区改造是城市品质提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福明社区的指南里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过去车辆停放无序、私搭乱建的遮阳篷随处可见,违章广告牌占用了社区主干道,居民幸福感并不高。


69岁的王文木在福明社区生活了40多年,见证了指南里小区的变化。“曾经一到暴雨天气,下水道不通畅,排水不畅,水能漫过膝盖。很多电线裸露在外,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王文木说,由于小区车辆停放无序,小巷子里时常塞车。


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为居民创造更加便利整洁的居住环境?今年5月以来,福明社区将文明创建与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聚焦重点难点问题,以指南里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持续提升整个社区居民幸福感。


几个月以来,福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胡惠真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道,开展沿街、逐户调研,了解居民和商户的需求。今年5月以来,社区因地制宜增设180多块创文宣传广告牌,对重要干道沿街商铺招牌和小区违规广告招牌、破旧的邮箱、宣传栏及存在隐患的铁门等进行全面拆除,对小区破旧雨棚进行拆除并统一规范安装,对小区主干道居民楼的生锈自来水管、水表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环境秩序。


“雨棚拆除了、停车位规范了、道路平整了、街道变得整洁了,小区换新颜,大家都很满意。”对于社区的变化,王文木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加装电梯是许多老旧小区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项目。在金平区金苑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结合创文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居民加装电梯的困难。目前社区内已有电梯完成安装,另有电梯正在施工。居民王先生说:“加装电梯给小区里很多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了方便,是一件暖民心的好事!”


今年以来,汕头市通过加装电梯、拆除违规广告及招牌、规划停车位、利用闲置用地规划修建居民休闲场所、推行“楼长制”等形式, 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升级改造试点工作,相继完成石炮台街道长厦新村小区、东方街道凤园小区、大华街道集成小区等一批老旧小区的进一步升级改造。如今,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走出家门就能逛公园、广场成了许多群众一大幸福的事。




来源 | 精神文明报

记者:胡桂芳  实习记者:罗园